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5月1日吴县人民政府成立,设立斜塘镇。
1950年3月,吴县调整区乡设置,斜塘境内分建斜塘、塘北、吴淞、塘南、渎东5个小乡,此时斜塘乡只有一二十个自然村。
小乡名 | 行政村 |
---|---|
斜塘乡 | 盛墩、联合、旺墩、南施、沈浒 |
塘北乡 | 龙北、南村、横泾、夏家、塘东、龚巷、姚墓、东长 |
吴淞乡 | 南洲、西马、田巷、唐桥、沙墟、凤里 |
塘南乡 | 宅前、墩头、庙浜、斜步、横溇、栅头 |
渎东乡 | 东安、湖浜、良浦、周巷、旺墓、渎东、华莲、葑圩、石港 |
1956年3月,吴县108乡镇划并为57乡镇。斜塘地区分设斜塘、塘南二个“中乡”。
1957年3月,吴县撤区并乡, “中乡”时期的3个乡:斜塘乡全部,塘南、吴淞乡的大部,合并成为斜塘乡。从此有了历史上的“大乡”建制,其区域大致等同后来的斜塘公社(乡镇),历数十年基本未变。
1958年8月~10月,吴县改乡为公社,同年9月25日斜塘成立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实施政社分立体制改革,原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作为经济实体予以保留,称公社经济联合委员会,同时重新设立斜塘乡。
1994年2月5日,斜塘撤乡建镇。斜塘镇区北部以斜塘河为界的35平方公里划入中新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发展区内,已划入规划区内的有21个行政村及斜塘老镇区,规划区外尚有12个行政村及近年来新形成的新镇区。
1995年5月7日,斜塘镇划归苏州工业园区,镇域等同于斜塘公社、斜塘乡,共有33个行政村。
东安 | 旺墓 | 石港 | 华莲 | 周巷 | 葑圩 | 墩头 | 宅前 |
庙浜 | 斜步 | 金家堰 | 盛墩 | 建国 | 联合 | 旺墩 | 南施 |
沈浒 | 龙北 | 南村 | 横泾 | 夏家 | 斜东 | 龚巷 | 姚墓 |
南洲 | 东长 | 田巷 | 西马 | 唐桥 | 沙墟 | 凤里 | 桑田 |
斜渔 |
行政村 | 曾用名 | 自然村 |
---|---|---|
东安 | 郁巷里、庵前、汤家浜、杨家桥浜、鸟船浜 | |
旺墓 | 王墓、西泾、姚马 | 旺墓、东龚 |
石港 | 石港 | |
华莲 | 新华 | 徐家角、东华莲、西华莲、南华莲 |
周巷 | 周巷、后周巷、梁浦 | |
葑圩 | 丰圩 | 葑圩 |
墩头 | 灯头 | 墩头 |
宅前 | 石前 | 宅前、黄郎圩、南旺、下塘、金家角、西良 |
庙浜 | 庙浜、支家潭、车塘村 | |
斜步 | 谢步 | 北斜步、仲家潭、三家村、高宅基 |
金家堰 | 金家沿、东方红 | 何家巷、横褛、东南塘、西南塘、金家堰陈家台、栅头 |
盛墩 | 上灯、盛登 | 鸭盛里、琼姬墩、村里、北塘、旺巷 |
建国 | 南庄、东浜、西奚巷 | |
联合 | 大庄、张巷、南小庄北小庄、东圩巷、大树下 | |
旺墩 | 旺灯、旺登 | 旺墩 |
南施 | 施巷、南厍 | |
沈浒 | 沈火 | 北浒泾、南浒泾、沈泾浜、溇里 |
龙北 | 吴巷、北旺、新泾、赵家泾、吕巷、杨巷 | |
南村 | 向阳 | 庄前、南村、唐埂、后村 |
横泾 | 枉泾 | 前横泾、后横泾、李家角、樊家潭 |
夏家 | 下家 | 北溇里、南溇里、上场、夏家、大溇里 |
斜东 | 塘东 | 塘东、梁巷、尤家团、新建村 |
龚巷 | 金旺 | 龚巷 |
姚墓 | 姚马、姚网 | 姚墓、陈家台、堰头、戴家场 |
南洲 | 东南洲、西南洲、短浜 | |
东长 | 东南浜、长浜、赵家庄 | |
田巷 | 朝阳 | 田肚里、东洛巷、七家田、潭子头、杨家浜 |
西马 | 西洛巷、小马浜、塘浦、田爿 | |
唐桥 | 唐家浜、桥头 | |
沙墟 | 沙区 | 沙墟里 |
凤里 | 凤里 | |
桑田 | 东浜、西浜、西谢、黄河田、莲花垛 | |
斜渔 | 渔业新村 |
1995年10月26日,斜塘河以南20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为斜塘镇自行开发建设的区域,称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分区。
盛墩行政村
地理位置 盛墩村,位于斜塘镇西部,距镇区0.9公里。东与斜东村为邻,南与斜塘市镇相毗连,西临金鸡湖,北与旺墩村、联合村接壤。
行政变迁以鸭盛里、琼姬墩两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属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1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斜塘公社4营,1959年9月改为8大队,1961年10月改为盛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盛墩村。境内有鸭盛里、村里、北塘、旺巷、琼姬墩5个自然村(琼姬墩原先分为东村与西村),全村设19个村民小组。鸭盛里旧称鸭城里,史料记为春秋时西施养鸭处。以前,金鸡湖边曾有一村名广字宇滩,因湖水冲击吞噬,后消失。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5条,分别为:琼姬墩西村浜、琼姬墩东村浜、鸭盛浜、旺巷浜、新开河。全村有桥梁5座,分别为:琼姬墩西村桥、东村北桥、东村新开河桥、新开河2号桥、旺巷村桥。全村道路分别以道渣、水泥板、楼板铺设,其中斜塘至琼姬墩西村长2000米,宽4米,道渣铺设;村小道2500米,宽1.5米,水泥板铺设;楼板路350米,宽1.5米。村投资3.85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1726亩,自留地101亩。全村共560户,1898人,120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80人,在村办厂的有4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65人,个体经商的有60人。全村有村办厂2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汽车配件厂、苏州工业园区盛墩标准件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1721.81万元,其中工业461.81万元,农业330万元。财政收入21.46万元。水产品产量35吨。全村农户翻、新、扩建楼房45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8%以上,共投资2250万元。农户住宅电话装机达220部。村原有小学1所。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初期实行合医合药制,1995年起实行大病风险制,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村民以编织芦席、经商、种植蔬菜、外出搞建筑装磺等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文物名胜 境内琼姬墩、张士诚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村中北塘村为明、清时斜塘境内北部地区主要的集市所在地。村前江名中塘江,中塘江北的北塘村称北斜塘,中塘江南的集镇称南斜塘镇。历史上斜塘民间谚云“先有北斜塘(北塘村),后有南斜塘(镇)”。北塘村后有建于南宋的寺庙遗址,1958年斜塘中学建于此。
建国行政村
地理位置 建国村,位于斜塘镇西北部,距镇区西北1.9公里。东以鸡背江为界与联合村毗连,南以中塘江为界与盛墩村相望,西以安浜港为界与跨塘镇的斜庄村为邻,北与跨塘镇的新华村相连。
行政变迁 土改时,村以建国命名。境内有南庄、东浜、西奚巷3个自然村。原属跨南乡,1956年3月划入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7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4营,1959年9月改为9大队,1961年10月改称建国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仍名为建国村。全村设11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7条,分别为:南庄浜、东横港、西横港、竖头港、沈家浜、虾笼浜、土地浜。全村有大小桥梁6座,分别为:东横港桥、南庄桥、土地堂桥、建国桥、四安桥、郭庄桥。村道路由最早的泥泞小道,到全部铺设水泥楼板,再将水泥楼板路改造成较为宽敞的道渣路。各自然村道路相通。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307.7亩,自留地113.2亩。全村共322户,928人,667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228人,在村办厂的有135人,在个体企业的有100人,个体经商的有15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1180万元。全村农户住宅已翻、新建楼房的占全村总户数的95%以上。村原有小学1所,名建国小学。1995年小学停办,学生全部就读于联合小学。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6年至1990年实行合医合药。近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村民参加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村主要家庭副业原先有2个:一是做芦菲,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现此副业已基本绝迹。二是从解放前流传下来的“打鸟”,解放前有“枪船”,南庄村原先有13户以“打鸟”为生的农户,“打鸟南庄”远近闻名,现此业已停,打鸟的“枪船”也绝迹。现在的年青人多以出外做生意、搞运输、搞装修等增加家庭收入。
联合行政村
地理位置 联合村,位于斜塘镇西北部,距镇区西北2公里。东与旺墩村相接,南与盛墩村相连,西与建国村及跨塘跨南村接壤,北与沈浒村、南施村为邻。
行政变迁 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属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称联合社(联合起来之意),后改为“金星48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4营,1959年9月改为10大队,1961年10月改名为联合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联合村。境内有东圩巷、北小庄、南小庄、张巷、大庄、大树下6个自然村,全村设13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6条,分别为:沈家浜、鸡背港、小庄浜、张巷南浜、张巷洪、鸭溇浜、大树浜、大庄浜、北小庄浜、西港河、东奚巷西浜、东奚巷南浜、东奚巷东浜、东奚巷东港河、石白洋、东奚巷后浜。全村有大小桥梁7座,分别为:张巷桥、南小庄桥、公路桥、鸭溇浜桥、大庄桥、东溪桥、北小庄小桥。全村道路总长1300米,均为道渣铺设。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273亩,自留地157亩。全村共388户,1317人,75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20人,在村办厂的有41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60人,个体经商的有28人。全村有村办厂4个:机械厂、喷涂厂、开关厂、并铁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1308万元,其中工业1200万元,农业108万元。水产品产量15吨。全村农户住宅已翻、新建楼房的占总户数的98%以上。2000年,村投资12万元,接通园区净水厂水源。2000年,投资8万元开通有线电视。1997年成为江苏省电话小康村。村原有完小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5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00%。
旺墩行政村
地理位置 旺墩村,位于斜塘镇北部,距镇区北1.5公里。东与夏家村为邻,南与盛墩村相连,西与联合村衔接,北与南施村接壤。以自然村旺墩而得名。
行政变迁 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划归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2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4营,1959年9月改为11大队,1961年改为旺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旺墩村。境内仅旺墩1个自然村,全村设10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2条,分别为:大浜、小浜、外浜、东溇、西溇、东港、西港、南港、北港、河沙浜、张巷浜、寺基浜。村有桥梁6座,分别为:南港桥、东浜桥、小浜桥、新坝桥、大浜桥、西港桥。全村有村级公路约300米,另有3000米的道路,均铺设水泥楼板,总投资约10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127亩,自留地90亩。全村共363户,1160人,85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40人,在村办厂的有15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80人,个体经商的有15人。现有村办厂1个:兴旺工艺品厂。80年代初期,旺墩村丝织厂曾闻名吴县,后衰落。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800万元,其中工业350万元,农业450万元,财政收入28万元。水产品产量10吨。全村有95%以上的农户住宅为楼房,农民住宅电话也逐年增加。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6年至1994年实行合医合药制,从1995年起实行大病风险制,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全村多种经营项目,原先以编织芦席为主,今则以年青人外出经商、搞建筑装璜等为主。
南施行政村
地理位置 南施村,位于斜塘镇北部,距镇区北3公里。东与南村相连,南与旺墩相接,西与联合为邻,北与沈浒、龙北接壤。以南厍、施巷两个自然村各取首字而得名。
行政变迁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属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南厍为“金星50社”,施巷为“金星49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5营,1959年9月改为12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南施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南施村。境内有南厍、施巷2个自然村,全村设15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8条,分别为:诸家浜、陆家浜、卫家浜、溪家浜、庄佬浜、后浜、东浜、西浜。全村有大小桥梁4座,分别为:南厍桥、黄圩头桥、东浜桥、施巷桥。全村的主要道路在70年代用水泥板铺设,当时只铺设1500米,宽度0.7米,投图8南施行政村平面图资1万多元。1997年底又投资5千多元,铺设了1条长350米,宽1.5米的水泥楼板村道。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旱地100亩,另有天然湖荡一白荡水面面积500亩。全村共475户,1502人,1130个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200人。个体经商的有9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有稻、麦、油菜。养殖鱼类。全村农户从80年代开始翻、新建楼房,到1997年底,已有95%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新楼房。村原有小学1所,名为南施小学。有幼儿教育班1个。1968年时,曾有施巷中学,后又称为斜塘五中,再后并入斜塘中学。1958年9月,斜塘公社在白荡边曾办过农业中学1所,学生人数有一二百名,学生边学习,边生产,1960年斜塘农业中学搬迁至北塘村。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1994年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的人数占全村人口的72%。村主要家庭副业现在以缂丝为主,一般家庭年收入可达二三千元左右。
沈浒行政村
地理位置 沈浒村,位于斜塘镇西北部,距镇区西北3.9公里。东邻龙北村,南与南施村相连,西与跨塘镇的新华村接壤,北临娄江与跨塘毗连。以沈泾浜、浒泾2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
行政变迁 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属斜塘乡,1956年合作社时为“金星43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5营,1959年9月改为1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沈浒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沈浒村。境内有沈泾浜、浒泾、南浒泾、溇里4个自然村,全村设14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2条,分别为:水园浜、沈泾浜。全村有大小桥梁9座,分别为:斜跨桥、万人塘桥、红心桥、中心桥、南圩桥、东塘岸桥、塘口桥、红旗桥、溇里桥。村道路总长约1000米,均铺设水泥楼板,宽0.5至0.8米,投资2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653亩,自留地108亩。全村共386户,1363人,758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6人,在村办厂的有15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230人,个体经商的有10人。有村办厂1个:金龙工艺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560万元。全村农户翻建、新建楼房,达90%以上。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
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6年至1995年间实行合医合药,1995年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1997年因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动迁,农户实行养老保险,持保养医疗卡就诊。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动迁 由于沈浒村属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规划征用土地范围,全村人口自1996年6月15日开始第一批动迁,今全村已有289户迁移到斜塘镇区新建的住宅小区,人口达1032人。今村被苏州工业园区征用土地面积已达1240亩。
龙北行政村
地理位置 龙北村,位于斜塘镇北部,距镇区北4.3公里。东临沙湖,南与南村、南施村为邻,西与沈浒村相连,北靠娄江与跨塘镇毗连。以村位于龙墩山北而得名。
行政变迁 解放前属夏庄乡,解放后属塘北乡,1956年合作社时为“金星51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6营,1959年9月为14大队,1961年10月改为龙北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龙北村。境内有北旺村、吴巷村、新泾村、赵家泾、吕巷、杨巷6个自然村,全村设19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5条,分别为:大吟浦、小吟浦、庙前港、六家村浜、冷打串、吴巷浜、赵家泾浜、新泾浜、吕巷港、东文浜、西文浜、斜泾港、河西浜、北旺村浜、摇浜。村有桥梁11座,分别为:北旺水泥桥,吴巷水泥桥,吴巷村桥,娄斜港1号桥,赵家浜木桥,斜泾桥,新泾桥,新北路7号、8号、9号桥,庙桥[名“望龙桥”,乾隆己亥年(1779年)重建]。村主干道原只有1条,东西长1500米,后又发展了8条,分别用道渣铺设或水泥楼板铺设,通向各自然村,总投资2.5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860亩。全村共534户,1786人,958个劳动力。在村办厂的4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50人,个体经商的有18人。全村有村办企业4个:龙跃环保厂、玻璃钢制冷设备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龙北水泥预制品场、水灰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758.88万元。水产品产量344.4吨。全村农户绝大数已翻、新建楼房。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10月,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9年至1995年间,除了当时社办企业人员外,全村人人参加合作医疗。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制,全村参加人数达70%以上。全村多种经营项目以经商、养鱼为主,也有搞建筑装璜、外出打工的。
动迁 1994年成立苏州工业园区后,龙北村划入园区开发区内,至1997年底,因园区道路建设征地638亩,已有120多户279人动迁到斜塘镇新开发的住宅小区。
南村行政村
地理位置 南村行政村位于斜塘镇北,距镇机关驻地3.9公里。东靠沙湖,南接横泾村,西连南施村,西南滨连南施村白荡(史称龙墩荡),北与龙北村相连。村西北面有一高墩名龙墩,素为斜塘庙会的重要活动场所。
行政变迁 南村行政村含庄前、南村、后村、塘埂4个自然村。解放初称龙南村。南村行政村解放前先后属唐庄乡、夏庄乡、龙墩乡。解放后属塘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52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初,南村、龙北2村合为6营。1959年9月改6营为15大队。1961年10月改称庄前,1966年改称向阳大队。1980年吴县地名普查时,发现黄埭镇也有庄前村,为避免雷同,根据1980年12月1日,吴革(1980)139号文件精神,又改名为南村大队。1983年8月政社分设时改南村大队为南村行政村。南村行政村设14个居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9条,分别是大蒜江、庄前江、后村江、南村江、摇江江、塘埂浜、东江河、龙墩浜、尺港,总长度约4公里。全村有大小桥梁10座:塘埂桥、庄前江桥、南村桥(护龙桥,又名云龙桥)、河西桥、豆腐桥、江东桥(又名聚龙桥)、龙墩浜桥(又名盘龙桥)、大蒜江桥、龙墩浜公路桥、尺港桥。全村道路约4000米,1995年投资6~7万元,铺设水泥楼板。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1570亩,其中自留地85亩。全村有320户人家,1210人,其中750名劳动力。在镇办厂工作的有20人,进村办厂工作的有250人,外出做小工的有5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20人,个体经商的有10人,其余从事农副业生产。全村有村办厂3个:拼线厂、机械配件厂、
羊毛衫厂。原有砖瓦厂(斜塘第四砖瓦厂)规模较大,效益较好,1996年4月根据苏州工业园区通知停办。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另养殖鱼虾等水产品。1997年社会总产值5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35万元,农业产值164万元,其它产值83万元。水产品年产量约100吨。到2000年为止,全村翻、新建楼房达99%。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制度始建于1969年10月,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9年始,除社办企业职工外,100%村民参加合作医疗。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全村参加人数达90%以上。全村多种经营项目有缝制羊毛衫、打柴包、种草坪、室内装修,及在城区打杂工等。
动迁 1996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建新北路,公路出口处的沙湖南岸南村区域内耕地85亩被征用。1997年5月7日有32名村民因此被转为非农业人口。
横泾行政村
地理位置 横泾村,位于斜塘镇东北部,距镇区东北3.2公里。东与唐桥村、沙墟村、斜渔村相接,南接南洲村和东长村,西与夏家村为邻,北靠南村村和沙湖。
行政变迁 以横泾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李长乡,解放后属塘北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54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7营,1959年9月改为16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横泾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横泾村。境内有前横泾、后横泾、李家角、樊家潭4个自然村,全村设13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6条,分别为:前横泾南溇、前横泾北溇、后横泾西溇、西荒圩南溇、西荒圩中溇、西荒圩北溇。全村有大小桥梁9座,分别为:前横泾南溇桥、前横泾村后桥、后横泾桥、东港桥、樊家潭桥、套闸桥、李家角桥、李家角东港桥、中心桥。村主干道为1990年建成的乡村公路,横穿全村,其余道路均为楼板路。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676亩,自留地101亩。全村共280户,994人,60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2人,在村办厂的有35人,个体经商的有20人。全村有村办厂2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横泾铸件厂、斜塘镇横泾丝织制品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养殖鱼类和搞牧业。1997年社会总产值333万元,其中工业100万元,牧、渔业76万元,农业157万元。水产品产量100吨。村民住宅建设历经二次飞跃,第一次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有99%的家庭将拥挤不堪、矮小潮湿的祖传老式平房,重建为高大、宽敞、明亮的新平房,基本达到人均一间;第二次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掀起楼房热,95%以上的农户拆除平房,重新建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楼房。全村已有30%的农户安装了住宅电话。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1995年前实行合医合药制度,1995年起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村多种经营项目原以打草包、做草鞋等家庭副业为主,今以养鱼、收旧货、搞建筑、装璜等为主。
夏家行政村
地理位置 夏家村,位于斜塘镇北部,距镇区北2.3公里。东与横泾村、东长村相接,南与龚巷村、斜东村为邻,西与旺墩村相接,北靠南施村、南村村。
行政变迁 以夏家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季长乡,解放后属塘北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4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7营,1959年9月改为16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夏家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夏家村。境内有夏家、南溇里、北溇里、上场、大溇里5个自然村,全村设9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6条,分别为:大溇、上场、南溇、北溇、河西、西听。全村有大小桥梁6座,分别为:上场桥、长 爿桥、天仙桥、河西桥、江溇桥、4号桥。全村道路总长约2000米,其中900米为道渣铺设,宽3米;600米为水泥板路,宽0.6米;500米为六角形砖铺设,宽1.5米。总投资约4.5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253亩,自留地97亩。全村共277户,1095人,824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7人,在村办厂的有17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58人,个体经商的有18人。有村办厂1个:苏州工业园区斜塘五金电扇配件厂。80年代初,该厂效益好,规模大,为吴县著名的村办厂,建有标准厂房数幢,至90年代初期衰落。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75年曾创用浙114原麦1公斤,通过剥技繁殖,收获原种190多公斤的记录。从1971年至1977年的5年中,种子全由生产队自行统一提供,实现连续5年15熟不缺种,并供应外地(上海郊区)良种38.265万公斤,应邀赴上海嘉定、奉贤、宝山县介绍经验。1997年统计,全村社会总产值1041.18万元,其中工业367.30万元,农业673.88万元,财政收入12.78万元。水产品产量115.5吨。1997年,全村农户拥有住房1971间,其中楼房1379间,平房592间,楼房占69.96%。其它公共用房19543平方米。农户中有汽车5辆、摩托车58辆、彩电117台、冰箱130台。1989年村建蘑菇形水塔1座,打深井1口,井深152米,塔高35米,水塔容量120吨,100%的村民饮用深井自来水,总投资14.73万元。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8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卫生室”。1968年至1984年实行合医合药,就诊免费;1985年实行大部免收费,少量自负;1997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90%的人口参加合作医疗。村家庭副业主要以编织芦席为主,延续至今,年产量最高件数达1.2万件。另有出门搞运输等多种经营项目。
斜东行政村
地理位置 斜东村,位于斜塘镇中部,距镇区东北0.8公里。东与龚巷村相连,南临斜塘河与宅前村毗连,西与盛墩村为邻,北与夏家村接壤。
行政变迁 以村位于斜塘镇东而得名。在解放前属斜塘镇管辖,解放后属塘北乡。1955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6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7营。1959年9月为17大队。后改为塘东大队。因避免与郭巷镇塘东村同名,1980年12月1日,根据吴革139号文件精神,又更名为斜东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斜东村。境内有尤家园、塘东、梁巷、新建4个自然村,全村设13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8条,分别为:沙浜、小桥浜(又名琵琶浜)、坟塘浜、溇里、尤家园河、虹桥港、西浜、西塘港。全村有桥梁6座。分别为:小桥浜桥、尤家园桥、西浜桥、虹桥港桥、生产河桥、娄斜4号桥。全村道路总长约7000米,其中六角砖铺设的与镇级公路相连结的有2000米,宽4米,其余均以楼板、平板、六角砖铺设,宽1.5米,总长约5000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150亩,自留地80亩。全村共360户,1230人,73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220人,在村办厂的有52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60人,个体经商的有110人。全村有村办厂4个:斜东钢窗附件厂、新东环保机械设备厂、斜东阀门配件厂、斜东服装辅料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800万元,其中工业200万元,农业600万元,财政收入10万元。水产品产量30吨。全村农户现有90%以上翻、新建了楼房。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1966年至1995年实行合医合药制,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参加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全村农户家庭副业80年代以纺织、编织芦席为主,90年代以家庭小五金、编织羊毛衫等小手工业为主,还有外出搞建筑装璜等。
龚巷行政村
地理位置 龚巷村,位于斜塘镇中部,距镇区东1.3公里。东与姚墓村接壤,南临斜塘河,西与斜东村为邻,北连夏家村。
行政变迁 以龚巷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李长乡,解放初属塘北乡,合作化时为“金星55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7营,1959年9月为17大队,1961年由17大队分出为龚旺大队,1980年12月1日更名为龚巷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龚巷村。境内仅龚巷1个自然村,全村设6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7条,分别为:才浜、后坟浜、坝浜、大园浜、新泾浜、东浜、九曲浜。全村有桥梁4座:石桥、东浜桥、新泾桥、新开河南桥。全村道路均铺设水泥平板,共3条,长度共600米,投资1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784亩,自留地76亩。全村共195户,701人,522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12人,在村办厂的有35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43人,个体经商的有25人。全村主产粮食,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416.5万元,其中工业265.7万元,农业125万元,财政收入15.89万元。水产品产量20吨。全村有村办厂2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龚巷电镀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金属家具厂。全村农户自1983年起陆续翻、新建楼房,至1997年底,全村已建楼房达180幢,占全村总户数的94%,总投资约900万元。1997年,全村农户中已安装住宅电话81部,占总户数的45%,投资约21.6万元。村建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村投资2.5万元。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9年至1995年实行合医合药制,从1996年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参加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90%以上。全村主要家庭传统副业以做芦席为主。
古迹 村有龙兴寺1座(又名隆兴寺),有房屋6间,解放后隆兴寺曾为塘北乡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改为村办公用房,后改为小学。寺前有清朝嘉庆二十年间重建的兴隆桥1座,宽2.5米,跨度10米,四边为条石,中间有步行石,桥为平板桥,只能人行,至今还保存完好,桥墩上“嘉庆”字样仍清晰可见。
姚墓行政村
地理位置 姚墓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2.2公里。东与东长、西马村相连,南临斜塘河,西连龚巷村,北与夏家村为邻。
行政变迁 以姚墓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李长乡,解放后属塘北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5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8营。1959年9月为18大队,1961年改为姚墓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姚墓村。境内有姚墓村、戴家场、堰头、陈家台4个自然村,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4条,分别为:南溇江、南江、东江、后江。全村有大小桥梁7座,分别为:南江桥、南溇桥、东桥、砖桥、东江桥、姚墓桥、北桥。全村道路共有10条,总长3500米,全部铺设水泥板,宽度为0.5~1米,投资5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1138亩,自留地76亩。全村共299户,926人,642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60人,在村办厂的有31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50人,个体经商的有40人。全村有村办厂5个,分别为:精细化工厂、园区第二电镀厂、印刷材料厂、五金厂、建筑构件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2650万元,其中工业、副业2440万元,农业210万元,财政收入150万元。水产品产量210吨。全村翻、新建楼房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8%。村学龄儿童就读于斜塘中心小学。现村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村现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村主要家庭副业以编织芦席为主。199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4300元。
姓氏 姚墓村周姓人氏较多,清彭启丰《重建二周先生合祠碑记》中曾有记述。
东长行政村
地理位置 东长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2.6公里。东与南洲村接壤,南与西马村为邻,西与姚墓村相连,北与夏家村、横泾村毗连。
行政变迁 以东南浜、长浜两个自然村各取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属李长乡,解放后为塘北乡。1957年合作化时为“金星54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8营,1959年为18大队,1961年改为东长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东长村。境内有东南浜、赵家浜、长浜3个自然村,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9条,分别为:姚墓港、东南浜、长浜、上场江、钥匙浜、杨泾浜、东江、横江、周家溇。全村有桥梁5座,分别为:南江桥、长浜江桥(九大桥)、三观堂桥、新开江1号桥、新开江2号桥。村道路现均拓宽到1.5米,全部铺设水泥板,镇级公路直通到村。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500亩,自留地100亩。全村共327户,1224人,86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50人,在村办厂的有26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00人,个体经商的有9人。全村有村办厂2个:斜塘塑料纸箱厂、斜塘东长工艺塑料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水产品产量20吨。全村农户已有317户翻、新建了楼房,达总户数的90%以上。修建了老年活动室。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4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3间房屋,乡村医生2名。初期实行合医合药制,1995年起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参加人数达90%以上。村民主要副业以编织芦席、泥水匠、木匠出外搞建筑、装璜为主。
南洲行政村
地理位置 南洲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3.9公里。东与凤里村为邻,南与西马村接壤,西与东长村相接,北与沙墟村相连。
行政变迁 以南洲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江边乡,解放后属吴淞乡。合作化时为“新生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斜塘公社9营。1959年9月改为19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南洲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南洲村。境内有东南洲、西南洲、短浜3个自然村,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6条,分别为:短浜、西港、南洲港、东港、东溇底、北溇底。全村有大小桥梁5座,分别为:短浜桥、南洲桥、东南洲桥、曹泾港桥、南洲闸桥。全村道路共有5条,总长1500米,用砖头、水泥平板铺设。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全村203户,759人,45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0人,在村办厂的有6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20人,个体经商的有24人。全村有村办广2个:瓷釉厂、羊毛衫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有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800万元。水产品产量150吨。全村已翻、新建楼房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5%。村里学龄儿童原就读于西马小学。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97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村民的家庭副业以收废旧品为主。
西马行政村
地理位置 西马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4公里。东以吟浦(亦称东港)为界与田巷村相望,南隔斜塘河与金家堰村相邻,西与姚墓、东长村相连,北与南洲村相接。
行政变迁 村名以自然村西洛巷、小马浜各取一字而得名。解放前属江边乡,1949年后属吴淞乡。1956年合作化时,以塘浦、田爿2个自然村合为“红旗28社”,以小马浜、西洛巷两个自然村合为“红旗27社”,1957年3月并归斜塘乡,为斜塘乡11、12社,斜塘公社成立后改为9营,1959年9月改为20大队,1961年10月改为西马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西马村。境内有塘浦、田爿、小马浜、西洛巷4个自然村,全村设19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全村有溇浜26条,分别为:吴淞江、塘浦塘、方荡、吟浦、堰潭里、溇梢里、小马浜、叉袋浜、后浜、八十亩浜、万三亩浜、洛巷港、庙港、田爿港、前浜港、塘浦后港、姚墓港、外营渡港、弯溇、南界溇、朝荡溇、长溇、北界溇、阶圩溇、夹塘溇、新泾溇。全村有大小桥梁14座,分别为:横溇桥、塘浦东桥、塘浦西桥、庙港桥、新泾溇桥、新泾溇闸口桥、秋港桥、解放桥、前浜桥、姚墓港桥、西洛巷西桥、西洛巷桥、北界溇桥、宅基头桥。从1976年起,村道用砖头铺设,全长23000米。1978年,又从南洲到西马铺了全长900米的1条汽车路,投资1.2万元。同时从塘南机场路到渡口铺了全长600余米的道路1条,总投资3万元。今村道大部分铺设水泥。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1818亩,自留地144亩。全村共508户,1927人,120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1人,在村办厂的有36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7人,个体经商的有54人。全村有村办厂5个:珠宝厂、安瓿瓶厂、化工厂、窑厂、五金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蔺草。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946万元,其中工业190万元,农业456万元,“三产”收入300万元。水产品产量150吨。全村农户自1975年起翻、新建楼房,截止1997年,已有391户造了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6.9%,共投入约1950万元。村新建农贸市场1个。村里已有270多部电话,投资67.5万元,1997年建成“电话村”。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现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村家庭副业以收旧货为主。
田巷行政村
地理位置 田巷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5.4公里。东与胜浦为邻,南临吴淞江,西傍吟浦港与西马村毗连,北与凤里村相连,凤里浦从村东侧纵向穿过、流入吴淞江。
行政变迁 解放前,田巷村属江边乡,新中国建立后属吴淞乡的一部分。1956年合作化时,以潭子头、杨家浜、七家田合为“民爱社”,以田肚里、东洛巷合为“心爱社”,后合并为“心爱九社”,归属唯亭区吴淞乡。1957年3月,划归斜塘,为斜塘乡9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9营,1959年9月为19大队,1961年10月为潭杨大队,“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朝阳大队。1980年12月1日更名为田巷大队(取田肚、东洛巷2村名),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田巷村。境内有潭子头、杨家浜、七家田、东洛巷、田肚里5个自然村,设18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6条,分别为:大尤溇、下溇浜、野四千溇、河虾溇、新泾溇、南浜、中浜、后浜、坟塘浜、马马溇、杨家浜、虾江溇、沉煞浜、潭子浜、弯溇里、龙坊浜。全村有桥梁15座,分别为:田巷桥、幸福桥、陆家坟桥、杨家浜桥、中心桥、朝阳桥、小洛巷桥、大洛巷桥、河虾溇桥、利民桥、不马溇桥、反修桥、东江桥、下溇浜桥、江南桥。村道路均铺设楼板等,镇级公路直通村内。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2351.75亩。全村共450户,1658人,975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35人,在村办厂的有57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10人,个体经商的有65人。村有村办厂1个:朝阳五金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862万元,其中工业461万元,农业110万元,多种经营291万元。水产品产量75吨(主要是养殖鱼类)。全村农户住宅皆为砖瓦结构,1997年底已有80%农户翻、新建楼房。村原有小学1所。有村幼儿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现有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今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达90%以上。村家庭副业原先以种植蔺草等为主,后以收旧货、搞建筑业为主。
唐桥行政村
地理位置 唐桥村,位于斜塘镇东北部,距镇区4.5公里。东傍凤里浦,南与沙墟村接壤,西与横泾村为邻,北靠斜渔村和沙湖。
行政变迁 以唐家浜、桥头 两自然村的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属江边乡,解放后属吴淞乡。合作化时为“新华25社”,公社化时为胜浦公社7营。1959年底从胜浦公社划归斜塘,为斜塘公社22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唐桥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唐桥村。境内有唐家浜、桥头2个自然村,全村设7个村民小组。唐家浜以音讹而使群众称“大家浜”。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7条,分别为:五泥溇、捎毛溇、鱼池浜、唐家浜、簖下水、朱家溇、桥头江。全貌村有大小桥梁8座,分别为:江西桥、桥头桥、水闸桥、沙湖桥、唐桥、金湖潭桥、革命桥、横江桥。全村道路大多以水泥道板铺设,宽度0.8米至1.2米。主干道1条,宽5米,用道渣铺设,全长约3公里。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932.6亩。全村共134户,556人,447个劳动力。在村办厂的有1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63人,个体经商的有4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另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407.8万元。水产品产量150吨。全村农户绝大部分翻、新建楼房,住宅电话装机已达电话村标准。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现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0%。村家庭副业原先以编织草鞋为主,现几乎绝迹。从1985年起,全村掀起家庭养殖热,以鱼池养殖为主要副业,还专门从黄桥请来专业人员作指导、每亩年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全村70%至80%的农户是靠鱼池养殖富起来的。
动迁 1996年6月,因园区建设需要,该村首批被征用土地30.66亩;今已动迁73户,276人。
沙墟行政村
地理位置 沙墟村,位于斜塘镇东北部,距镇区4公里。东与凤里村为邻,南与南洲村相接,西与横泾村相连,北与唐桥村接壤。
行政变迁 沙墟村系沙湖南滩的古村落,原名沙墟里,(因“墟”吴音读“qu”,故常书写成“区”)。今以沙墟里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江边乡,解放后先后属吴淞乡、胜浦乡。合作化时为“新华24社”,公社化时为胜浦公社7营。1959年9月从胜浦公社划归斜塘公社,为2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沙墟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沙墟村。境内仅沙墟里1个自然村,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8条,分别为:前浜、中浜、后浜、夜壶浜、北溇里、南溇里、马田角、乡荡浜。全村有大小桥梁4座,分别为:青龙桥、东港桥、中浜桥、乡荡浜桥。村内道路全部铺设楼板,宽0.5至0.8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有耕地面积975亩,自留地76亩,鱼塘130亩。全村共210户,668人,418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人,个体经商的有6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694.45万元,其中副业610万元,农业84.45万元。水产品产量3.75吨。全村农户95%翻、新建楼房。村原有小学1所。今村有幼儿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现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5%以上。村里的传统家庭副业以前主要是编织草包。
凤里行政村
地理位置 凤里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4.8公里。东与胜浦镇南盛村交界,南与田巷村相接西与沙墟村和南洲村为邻,北与唐桥村相连。
行政变迁 以凤里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江边乡,解放后先后属吴淞乡、胜浦乡。合作化时为“新华23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胜浦公社7营,1959年9月从胜浦公社划入斜塘公社,为斜塘公社22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凤里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凤里村。境内仅凤里1个自然村,全村设9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6条,分别为:大溇、出水溇、沙浜溇、休头溇、南塘浜、周家浜、西浜、虞家浜、金家浜、鱼池浜、野家浜、庙浜、港西浜、后村浜、鸭蛋浜、钵头浜。素有“凤里十八浜,浜有好姑娘”之说。全村有大小桥梁7座,分别为:奉里浦大桥、庙尖桥、后港桥、出水溇桥、南港桥、港西桥、川心港桥。全村道路总长1800多米,其中煤渣铺设为300多米,其余为楼板铺设,宽度0.8至1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711亩。全村共208户,747人,536个劳动力。在村办厂的有20人,个体经商的有12人。有村办厂1个:废铁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880万元。水产品产量250吨。全村农户70%以上翻、新建楼房,有的村民还到市镇购买商品房。村原有小学1所。今有村幼儿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现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5%以上。村多种经营项目主要是收旧货,外出做生意,养鱼等。
村落 凤里村为沙湖南滩的古村落,明初志书中有记述。村旁奉里浦为沙湖至吴淞江的重要水道,村里的凤里土地庙《吴门表隐》中有记述。
斜渔行政村(渔业村)
地理位置 斜渔村,位于斜塘镇东北部,距镇区4.1公里。东靠沙湖,南与唐桥村、横泾村相连,西与南村村为邻,北是渔业养殖场。
渔业村形成 解放前, 渔民以船为家,漂泊水上,无人管理。解放后,渔民逐步开始组 织起来。1953年成立渔业协会,1956年建立渔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渔业大队,1966年吴县实行“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简称“连改”),改渔民水上生活为陆上定居。斜塘公社在沙湖南滩唐桥大队旁和独墅湖边华莲村西各划若干地块,供渔民陆地定居。1970年沙湖被围垦后,公社在沙湖围垦田中划636亩地作为渔业大队的生产基地。1973年形成斜塘公社渔业大队的渔业新村。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渔业村。1987年9月14日经市政府批准改为斜渔村。斜渔村村民包括大部分本地久居渔民(从半渔半农逐步演变成专业渔民)和少量外来渔民(远祖分别在上海、浙江、山东和本省苏北盐城、东台等地)。境内有1个街区式新村,设3个村民小组。村内有桥梁2座,1座为乡道桥梁,建于90年代。1座为村建桥梁,建于1971年,长15米,宽2米,名为新渔桥。全村村道在渔民上陆定居、1980年建造“连改”房的同时,用砖及水泥铺设,全长1000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养殖面积3036亩,其中吴淞江水面2400亩,沙湖鱼池636亩。全村1997年度实现社会总产值1100万元。全村有渔民385户,1162人。经原吴县人民政府核准,斜渔村可使用斜塘境内河港水面4563亩。斜渔村水产养殖分外塘养殖和渔池养殖。外塘养殖主要利用吴淞江水面设帘子,以养殖花白鲢为主,当年投放鱼种,当年产出商品鱼,1997年实现总产50万公斤,产值180万元。鱼池养殖主要利用沙湖水面,品种以七大类鱼为主(青、草、鳊、鲫、鲤、鲢、鳙),并根据市场需求养殖鱼种。近几年已有少量养殖户向特种水产发展。1997年实现鱼池养殖总产75万公斤,产值500万元。斜渔村渔民捕捞业主要采用网、钓、簖3大类手段,网具有虾网、螺丝网、扒网、抄网、丝网等,钓具有滚钓、大麦钓、小钓等,簖具以网簖为主。渔民以捕捞鱼类为主,兼捕贝类。1997年捕捞总产(包括贝类)40万公斤,产值300万元。全村在1980年建有“连改”渔民住房469间,11725平方米,现已有大部分为危房,原建在沙湖低田的已全部倒塌。1985年后,新建渔民住房34户,其中楼房16户,总134间,面积4050平方米。全村公共用房40间,面积1200平方米。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班1个。村有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村合作医疗始于1970年,1990年后先实行合医不合药,后终止合作医疗。1995年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斜渔村曾是原吴县“连改”先进典型,并于1976年迎来全国“连改”会议代表的参观,并得到一致好评。斜渔村渔民信仰“红门三教”的人较多。“红三教”原来仅以一般迷信活动对待,1961年,人民政府明确规定“红三教”为反动会道门组织,予以取缔。
东安行政村
地理位置 东安村,位于斜塘镇西南部,距镇区3.1公里。东与周巷村相接,南与车坊镇的居窑村为邻,西临独墅湖,北与旺墓村相连。
行政变迁 取东宫(龚)和庵前2个自然村的首字名东安村。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属读东乡。1955年划人读东乡湖浜村,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3社”,1957年东龚村划入旺墓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1营,1959年9月改为1大队,1961年10月改为东安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东安村。东安村有杨家桥浜、汤家浜、郁巷里、庵前(原名安庵前)、鸟船浜5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8条,分别为:杨家桥浜、鸟船浜、航船浜、庵前浜、东条港浜、秧浜、新开浜、和尚浜。全村有大小桥梁7座,分别为:杨家桥、鸟船浜桥、东桥、东条港西桥、航船浜桥、新开河桥2座。村道路均铺设0.5~0.8米的水泥楼板。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981亩,自留地80亩,烂田135亩。全村共185户,802人,610个劳动力。在个体企业的有200人,个体经商的有15人。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等。养殖鱼类,有鱼塘60亩。全村农户大部分翻建、新建了楼房,修建的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95%。1997年11月,镇政府拨款8万元,村投资4.35万元,打深井1口,深度140米,建水塔1座,塔高25米,容量60吨,现已有50%的农户用上了深井自来水。村原有小学1所。有1个幼儿教育班。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今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的90%以上。村民家庭以养殖水产品、做小生意、搞建筑装潢等副业,来增加经济收入。
旺墓行政村
地理位置 旺墓村位于斜塘镇西南部,距镇区7.3公里。东与周巷村为邻,南与东安村相接,西濒独墅湖,与苏州城隔独墅湖,北与石港村接壤。
行政变迁 旺墓村,古名王墓,相传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坟墓迁移于此,故名王墓。明朝正德《姑苏志》记,王墓在明朝初期为长洲县五大集市之一,称王墓市。至清朝中期,王墓市仍为元和县著名集市之一。至清朝末年才衰落为村。旺墓村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先后属渎东乡、塘南乡、斜塘乡。1955年取名旺墓村。后又从境内二小地名江西村、柳泾岸中各取一字,名西泾大队(村)。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3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1营,1959年9月为1大队,1961年改为西泾大队,1980年12月1日更名为旺墓大队(改王墓为旺墓,取其“兴旺”之意),1983年政社分设称旺墓村。旺墓村有旺墓、东宫(龚)(1957年从东安划入)2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9条,分别为:吴家溇、喜家浜、和尚浜、新开河、东龚浜、蛇溇浜、低田浜、旱庄浜、南塘港。村大小桥梁7座,分别为张桥、小木桥、郁家桥、新开河桥、公路12号桥、公路13号桥、永安桥。村主干道2条,全长800多米,均铺设水泥道板,投资2.5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417亩,自留地80亩。全村共310户,1046人,743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5人,在村办厂的有8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00人,个体经商的有30人。村办厂2个:旺墓村光学仪器厂、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一分厂。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辟地310亩为蔬菜基地。另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851.3万元。水产品产量20吨。村中农户已有90%建造了楼房,有的农户到市镇购买商品房。1997年,村内打深井1口,井深130米;建水塔1座,塔高35米;水塔容量60吨,总投资24万元。全村现有70%的农户已经饮用深井自来水。村设小学1所,名旺墓(亦称西泾)小学,为旺墓、东安、石港、周巷四个村三年级以上学生就读的学校。1997年学校有学生500多名,教师8名。校内还设有1个幼儿班,有幼师1名。小学生入学率达100%。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转诊。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以来,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古迹 境内永安桥为斜塘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今北侧桥墩柱石上还镌有“大明癸亥正统八年季春重建”12个大字,重建距今已有558年。桥南尚存南宋时建的庙宇—“朝北土地庙”1座,被建筑界称为“江南袖珍小庙”,近年政府拨款修葺一新。
石港行政村
地理位置 石港村,位于斜塘镇西南部,距镇区2.2公里。东与周巷村为邻,南与旺墓村接壤,西临独墅湖,北与葑圩村、华莲村相接。
行政变迁 历史上属旺墓三村之一,1961年始独立建生产大队。石港村以石港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属渎东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3社”,1957年并入斜塘乡,公社化时为1营,1959年9月改为1大队,1961年10月改为石港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石港村。石港村仅石港1个自然村,设7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7条,分别为:石港前浜、中浜、坟浜、小鱼池、干竹浜、后浜、新开河浜。大小桥梁4座,分别为:石港大桥、里仁桥、生产桥、朱家桥。其中石港大桥的建成,把东西二岸连接起来,告别了原先靠摆渡的历史,大桥投资近16万元。铺设与桥相连的道路投资共40万元,现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可以畅通无阻。村有主干道1条,为村级公路,路面宽4米,为砼路面。其余乡间小路均铺设水泥道板。
经济和文化1997年统计,村耕地面积767.5亩,自留地40.18亩。全村共150户,673人,38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0人,在村办厂的有63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40人,个体经商的有30人。村办企业4个:斜塘印染机械一厂、斜塘印染机械二厂、苏州纺机厂斜塘分厂、新印包装公司。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1997年社会总产值320万元,其中工业250万元,农业70万元。财政收入43万元。全村已建楼房户占总户数的98%。1996年,村打深井1口,井深142米,建蓄水塔1座,水塔高度30米,水塔容量60吨,总投资20万元。今全村多数村民饮用深井自来水。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95年前实行合医合药制度。1995年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达90%以上。
华莲行政村
地理位置 华莲村,位于镇西南,距镇区1公里。东连葑圩村,南与石港村接壤,西临金鸡湖与娄葑为邻,北傍斜塘河。
行政变迁据 《姑苏志》载:“吴县二十五都,村有西华”。原村内有西华林、南华林、东华林自然村。华林、华莲,由于方言在读音上的相似,后人把林字写成莲字,原先的自然村也被改写成西华莲、南华莲、东华莲,沿袭至今,因此村以自然村华莲而得名。华莲村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属渎东乡,后属塘南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6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1营,1959年9月改为2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新华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新华村(寓建设新中华之意),1992年后改为华莲村。华莲村有西华莲、南华莲、东华莲、徐家角、4个自然村,设21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15条,分别为:西江河、南村浜、大溇里、陆巷江、沙前江、东村浜、黄家才浜、东港河、生产河、徐家角江、江西江、新开河、后浜江、南浜江、斜塘河。大小桥梁17座:沙桥、北江圩生产桥、义介圩生产桥、新华大桥、方角圩新华桥、村口华莲桥、西桥、新艺桥、徐家角水闸桥、沙前港水闸桥、港西港水闸桥、南村港南桥、北凌塘桥、僧堂桥、东港公路桥、徐家角公路桥、西村公路桥。其中东港公路桥最长,为跨度40米的三孔桥。华莲村有主干道3条,1条长1000米,路面宽2米;1条长750米,路面现由镇政府投资拓宽到16米;另1条长600米,路面宽4米。全部用道渣铺设。其余道路约5500米,全部铺设0.5~0.8米宽的水泥道板。村道路投资14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村耕地面积2057.973亩,自留地114.34亩。全村共505户,1781人,1182个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350人,个体经商的有50人。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茭白,另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837万元,其中工、副业680万元,农业157万元。水产品产量262.5吨。村内公共用房130余间,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农户505户,占用宅基地200余亩。1997年全村已新、翻建楼房410户,已建楼房户占总户数的94.5%。1997年8月,村打自来水深井1口,井深143米;建蓄水塔1座,塔高35米,水塔容量60吨,总投资38万元。已有230户接通并饮用。村原有小学1所。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69年至1984年间,除社办企业人员外,全部参加合医合药的合作医疗。近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1262名,占全村人口的70.46%。村主要家庭副业是做拖鞋,历史较长。全村几乎家家都做,以中、老年妇女居多。1995年全村仅做拖鞋这一副业,收入就达20万元左右,最高的人家年收入达2000以上。
周巷行政村
地理位置 周巷村,位于斜塘镇南部,距镇区3公里。东傍弥沱泾与庙浜村相望,南与车坊镇的李家村交界,西靠车斜公路与旺墓村毗连,北与葑圩村相接。
行政变迁 以周巷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庙乡,解放初属渎东乡,后属塘南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4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2营,1959年9月改为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周巷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周巷村。境内有周巷、后周巷、梁浦3个自然村,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7条,分别为:夹溇浜、前浜、后浜、外浜、弥沱浜、和尚浜、大溇。全村有大小桥梁15座,分别为:河西桥、浜西桥、后浜桥、弥沱泾桥、外浜桥、前浜桥、东长桥、灰溇桥、红卫桥、红星桥、梁东桥、梁中桥、和尚浜桥、弥南桥、大溇桥。村道路于1987年铺设楼板,宽0.5米,长2055米。1997年又新铺道渣路1900米,宽4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665.5亩,自留地136亩。全村共308户,1320人,898个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50人,个体经商的有150人。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莱,兼种经济作物。1997年社会总产值856.2万元,其中工副业202.4万元,农业653.8万元。全村308户,1980年前还全部居住老式矮小的平房,从1990年至1997年,已有290户翻、新建了楼房,其中有1户造了3层楼房。1997年,建造自来水深井1口,井深为150米,水塔高度25米,蓄水量为60吨。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1982年前为“合医合药”,1983年~1990年为“合医不合药”,1991年~1994年转为“合医合药”,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
葑圩行政村
地理位置 葑圩村因村西农田低洼地居多,四周由圩堤封围,故名。位于市镇的南部,距镇区1.2公里。东邻庙浜村,南与石港村、旺墓村、周巷村相连,西与华莲村接壤,北接宅前村、墩头村。
行政变迁 以自然村葑圩名。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先后属渎东乡、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5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2营,1959年9月改为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葑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葑圩村。境内仅葑圩1个自然村,全村设10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15条,分别为:河北浜、河南浜、西南浜、罗田湾、红花溇浜、扁溇浜、东迫溇浜、六十亩湾、三节沟浜、船罗里、外塘边江、高田江、后江、东西荒滩、干竹浜。全村有大小桥梁6座:新套闸桥、老套闸桥、后港桥、毛家桥、小桥、三节沟桥。全村的道路总长约5000米左右,均铺设水泥道板,总投资8万元左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110亩,自留地75亩。全村共303户,732人,560个劳动力。1985年前后,葑圩全村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建筑工人100多人,为当时斜塘建筑公司重要的技术力量。现全村在镇办厂的有80人,在村办厂的有42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95人,个体经商的有18人。有村办厂1个: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家电配件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茭白。1997年社会总产值552.4万元,其中工、副业364.9万元,农业187.5万元。财政收入29.9万元。水产品产量10吨。全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新、翻建了楼房。1997年村投资12.2万元,打深井1口,井深150米;建水塔1座,塔高35米,水塔容量60吨;铺设水管投资13万元。现全村已有104户饮用深井自来水。截止1997年底,全村电话装机100门以上。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历年来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另有土郎中吕三媛,有“拨正”的医术。人们伤了关节、筋络,均请其诊治,小有名气。村里的家庭传统副业是编织草包、芦席。
墩头行政村
地理位置 墩头行政村位于斜塘镇东南,斜塘河南,原距集镇区较远。1990年始,因镇区向南延伸,特别是1998年莲香新村建成,墩头村西已与斜塘新镇区连成一片。村东与金家堰栅头村接壤,苏州—虹桥机场路在墩头村南部穿过,在机场路两侧的苏州民营工业区、斜塘工业小区已与墩头村东南部厂区连成一片。
行政变迁 墩头村村址相传原有大坟墩,村建于坟墩前,因名墩头。解放前,墩头村先后属良墩乡、金庙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90社”,1958年人民公社初期为2营,1959年9月改为4大队,1961年改为墩头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墩头村。墩头行政村仅墩头1个自然村,村分前墩头、后墩头(后墩头亦名坟塘浜)。原有7个生产小队,今设6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河浜:墩头浜、河南浜、坟塘浜及弥陀泾,河道总长约4公里。全村有桥7座:人民桥、闸门桥、弥陀泾桥、浜底头桥及1999年创建省级卫生村时建的敦煌1号桥、敦煌2号桥、敦煌3号桥。1995年村投资27.5万元,修环村公路3公里。村内道路原铺设水泥楼板,1999年投资91万元铺设20216平方米水泥路面,代替原楼板路。
经济和文化 1997年9月统计,全村耕地面积222亩,其中自留地76亩。全村共有居民196户,706人。全村有420个劳动力,大多在本村各企业中作工,只有少量人设摊、开店。1987年,村有3台插秧机、2台中型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及2台日本产“野马”联合收割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村主要农产品是粮食。农作物有稻、麦、油菜。1966年前盛产席草、藕、荸荠等经济作物,1966年后均改种稻、麦。全村现有农田由2户外村“大农户”承包,村支付每1村民每年400元口粮费,村民自行购买口粮。墩头行政村1984年成立敦煌农工商总公司,后又组建敦煌企业集团公司。2000年年底统计,全村有企业25家,分别是:伟业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兰生铝业铸造有限公司、敦煌铸业有限公司、春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敦煌链条有限公司、敦煌苧麻纺织厂(新)、苏州敦煌企业集团公司羽绒厂、凤意羽绒制衣有限公司、敦煌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昌明羊毛衫厂、东豪羽毛制品有限公司、华盛金属压铸有限公司、涵捷机械有限公司、永达五金电器厂、新达压铸件有限公司、新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金龙非标轴承有限公司、振鑫机械有限公司、宝盛铸业有限公司、宏展服饰有限公司、新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大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共盛制衣有限公司、大承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科星网架工程有限公司、新辉铝压铸件厂、汽车修理厂。其中“三资”企业有6家。历史上墩头村的家庭副业以编织芦席为主,60年代初期始村民以编织柴包为主要副业。1998年后,传统副业被村办企业取代。现全村村民主要在本村各企业中工作。村民与传统的农业、副业生产脱离。199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4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280万元,农业产值120万元。全年财政收入187万元。水产品每年产量约70吨。全村农户有98%新、翻建了楼房。1995年以来,别墅型住房增多,每户造价达30万元以上的居民住宅也出现了10多处。1997年达电话村标准,有77%的农户装有住宅电话。村原有小学1所,村办学历史也十分久远,在民国初年已设有初等国民学校,全村历史上受教育的人数也较多。1998年斜塘中心校南迁后,墩头村的人学儿童均入中心校就读,原设于村内的小学、幼儿园于该年撤。入学儿童自一年级始到高三年级,村每年每人助读费分20、40、80、100元几等补贴。村合作医疗制度始于1969年,现有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2名,1995年前墩头村在全镇最早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现全村100%村民参加。1993年村投资15万元,打1口深井。2000年接通苏州工业园区自来水厂水源。1998年3月份,村开始旧村改造、创建省级卫生村工作。1999年底,经苏州市爱卫会检查验收,达省级卫生村标准。村共投资620万元。
1980年2月,墩头大队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1990年墩头村工业产值1778万元,年创利231万元,为斜塘第一个工业产值超千万元村,并被吴县命名为“明星村”。1990年8月31日,《墩头四十年发展史》一书问世,字数约一万字,为吴县首部村史。
宅前行政村
地理位置 宅前村,位于斜塘新镇区西南,东与墩头村接壤,南与葑圩村相连,西邻华莲村,北与市镇相融,镇中有村,村中有镇。
行政变迁 以宅前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40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2营,1959年9月改为4大队,1961年改为宅前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宅前村。宅前村有黄郎圩、南旺、宅前、下塘、西梁、金家角6个自然村,全村设14个村民小组。其中下塘村原称“摆渡口”,西梁村解放前属金庙乡。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5条,分别为:弥陀泾、宅前浜、门前浜、南旺浜、金家溇。全村有大小桥梁5座,分别为:西梁公路桥、宅前桥、黄郎圩桥、西江桥、东梁坟桥。宅前村有主干道2条,从东到西为苏州至甪直的苏甪公路路段,从南到北为斜塘至车坊的斜车公路路段。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390.6亩,自留地63.081亩。全村共291户,1173人,783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69人,在村办厂的有63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28人,个体经商的有55人。全村有村办厂3个:斜塘镇塑料厂、斜塘镇日用化工厂、斜塘镇汽车修配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茭白。另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602.8万元。水产品产量35吨。全村农户已全部建造了楼房。全村村民全部饮用自来水。由于村与市镇紧靠,全村学龄儿童全部就读于斜塘中心小学,学龄前儿童均送中心幼儿园。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乡村医生金杏根还专赴苏州上方山学蛇医,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蛇咬伤,在斜塘境内较有名气;另有“土郎中”吴桂泉,用银针针灸治病;陆水宝(女)有祖传专治蛇窠(丘疹、疮疹)医技,小有名气。村里的家庭传统副业过去是做芦菲、芦帘、草包、草辫,一般每家可挣1千至2千元,现已基本淘汰。今人们以经商、搞运输、建筑装璜为主。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千元,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
金家堰行政村
地理位置 金家堰村,位于斜塘镇东南部,距镇区3.27公里。东与桑田村为邻,南隔机场路与斜步村相接,西与墩头村、庙浜村相连,北傍斜塘河与姚墓、西马村相望。
行政变迁 以金家堰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庙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8社”,公社化时为3营,1959年9月改为7大队,1967年因原公章遗失,遂重刻公章、更名为“东方红”大队,1980年12月1日更名为金家堰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金家堰村至今。金家堰村有何家港、横溇、东南塘、西南塘、金家堰、陈家埭、栅头7个自然村,全村设23个村民小组。原曾存在另一自然村“三家村”,解放初因村太偏僻居民搬迁入其它自然村,三家村遂不存在。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4条,分别为:车上浜、北家溇、毛家溇、南北旺家溇、长溇、沙浜、东西浜、坟浜、庙池浜、南溇、沈家浜、棺材溇、大小迁、东西白洋。全村有大小桥梁11座,分别为:南塘桥、东南塘桥、红星桥、反修桥、何家港桥、栅头桥、金家堰桥、陈家台桥、水闸桥、套闸桥、横溇桥。全村有道路约5公里,全部用楼板和水泥板铺设。1997年投资2万多元,把栅头至墩头村一段道路改铺为水泥路面。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2155亩,自留地201亩。全村共687户,2200人,1230个劳动力。在镇办厂的有15人,在村办厂的有9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300人,个体经商的有100人。全村有村办厂6个,分别为:冶金设备配件厂、新苏色织厂、电子电器公司、东方电器厂、纺织厂、化工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茭白。另养殖鱼类。1997年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其中工、副业970万元,农业230万元。水产品产量200吨。全村农户翻、新建楼房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3名。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村里的家庭副业主要有养殖水产品,外出搞建筑装璜,经商开店等。
庙浜行政村
地理位置 庙浜村,位于斜塘镇南部,距镇区1.5公里。东与斜步村、金家堰村相连,南与斜步村为邻,西傍弥陀泾与周巷村相望,北临大溇江,跨苏州—虹桥机场快速公路与墩头村毗连。
行政变迁 以庙浜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庙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9社”,公社化时为3营,1959年9月改为5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庙浜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庙浜村。境内有庙浜、车塘、支家堰3个自然村,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0条,分别为:庙浜港、东港、甲曹港、支家堰港、大溇港、横溇梢浜、小溇浜、东溇浜、庙池浜、弥陀泾港。全村有桥梁6座,分别为:庙浜港桥、套闸桥、东港桥、北新桥、支家堰桥、猛将堂套闸桥。村有主干道2条,一条从机场路向南延伸,全长约600米,3米宽;一条从北新桥到庙浜港,均铺设道渣和1.5米宽的水泥楼板。其余村内道路均铺设1米宽水泥楼板。
经济和文化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127亩,自留地78亩。全村共285户,1103人,565个劳动力,在村办厂的有80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50人,个体经商的有12人。全村有村办厂5个:鑫丰制衣厂、针织厂、玩具厂、毛毯厂、复合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席草(蔺草)。1997年社会总产值589万元,其中工业369万元,农业220万元,财政收入30万元。村民住宅从1981年始建造楼房,而且发展迅速,现全村已有95%以上人家建造楼房,全村3层楼房户有10户,有2幢楼房的共5户。到1997年电话装机达75户。村建造了水塔,安装了深井自来水,总投资达到5万余元,自来水入户率达60%。村原有小学1所。村原有片中1所,名庙浜初中,为庙浜村、斜步村、金家堰村、桑田村学生就读的初中,1990年片中停办。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1995年以前实行合医合药医疗制度,后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90%。
斜步行政村
地理位置 斜步村,位于斜塘镇东南部,距镇区3.3公里。东、南与吴县车坊镇的旺浜村、鄂田村为邻,西与庙浜村相接,北与金家堰村相连。
行政变迁 以北斜步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庙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金星37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3营,1959年9月改为6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斜步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斜步村。境内有高宅基、三家村、北斜步、仲家潭4个自然村,全村设11个村民小组。
河流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6条,分别为:旺墓塘、宅基江、后江、白龙潭江、鸭头浜、渔池浜。全村共有大小桥梁8座,分别为:1、2、3号公路桥,斜步大桥,立新桥,庆字套闸桥,新套闸桥,九大桥。全村道路总长4000米左右,均铺设水泥楼板及水泥路面,总投资6万元。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共有耕地1397.24亩,自留地67亩,全村共有256户,1051人,669个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100多人,个体经商的有19人。全村有村办厂3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净水剂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斜步铸件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机械五金配件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荸荠、茨菇、茭白。另养殖鱼类。辟地230亩为蔬菜基地。1997年社会总产值874.9万元,其中工业412.9万元,农业241万元,副业221万元。财政收入54万元。水产品产量15吨。全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翻、新建造了楼房。全村住宅电话装机70门。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10月,现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基本上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转诊。1995年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全村人口的70%以上。
桑田行政村
地理位置 桑田村,位于斜塘镇东部,距镇区5.5公里。村四面环水,被吴淞江环抱,犹如一座孤岛。东与吴县市甪直镇板桥村以石泾港国家四级航道为界;南与吴县市车坊镇华云村以吴淞江一水相隔,西与金家堰村毗连,北傍吴淞江与胜浦镇方前村隔水相望,苏(州)虹(桥)机场快速公路横穿桑田村。
行政变迁 以莲花磉、黄河田两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解放前属甪直板桥乡,解放初仍属甪直板桥乡。分两个自然村部,由西谢、西浜、东浜、黄河田合为俞庄浜村,由莲花磉而为莲花磉村。1956年合作化时分为3个社:红星1社(西浜)、红星2社(西谢、东浜、黄河田)、红星3社(莲花磉),1957年归属淞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永安大队,1959年,4月由淞南公社划人斜塘公社时改为21大队,1970年改为桑田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桑田村。桑田村现有西谢、西浜、黄河田、莲花磉4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原有东浜自然村撤并入其它自然村。
河流及交通 村有溇浜14条,分别为:大溇浜、西浜、东浜、黄河溇、东猪梁溇、西猪梁溇、坟浜、小黄浦口、姚家浜、费家湾浜、十八溇、王家潭、东浜底、南燕湾。全村有河道5段:东生产河1100米,西生产河1000米,南生产河2000米,北生产河1500米,中心港2300米,总长7.9公里。村有大小桥梁16座,分别为:桑田桥、西谢桥、中心东桥、黄河田桥、小闸桥、中心西桥、小西谢桥、中心港桥、南河东桥、莲花磉桥、东河桥、西浜桥、南河西桥、南河中桥、西河桥、旱桥。全村道路均铺设水泥楼板,今有1.5米宽的楼板路900米,0.5米宽的路1230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950.80亩,自留地109.30亩。全村共284户,960人,590个劳动力。在村办厂的有23人,在个体私营企业的有80人,个体经商的有20人。全村有村办厂2个:桑田铝压铸件厂、桑田矿烛厂。全村主产粮食,主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辟地54.31亩为蔬菜基地。鱼池水面320亩。1997年社会总产值1380万元。财政收入27万元。水产品产量225吨。全村农户已翻、新建楼房187幢,占全村总户数的80%,外购商品房8幢,建造别墅房1户。家用住宅电话装机90门以上。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育班1个。村合作医疗始于1975年。初实行合医不合药制,社员每人每年交费2元,其余由村负担。今实行大病风险医疗制,参加人数达90%以上。今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村民家庭副业以养鱼、收旧货为主。
消灭血吸虫病 桑田村曾是吴县血吸虫肆虐最严重的村,当地曾有“桑田大肚皮,摇船踏平基,吃饭捧笤箕,干活无力气”的俗语,足以证明血吸虫病的危害,是有名的“寡妇村”。从 1955年起开始防治,到1980年已基本消灭和有力抑制血吸虫病。桑田村从原先的免征兵役村,到1968年谢雪生参军,今共有22人应征入伍,告别了免征兵役的年代。
农田建设 1977年11月24日至12月5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在原吴县县委、县政府安排下,斜塘公社集中21个大队的民工支援桑田大队大搞水利农田建设,开挖5条河道。中心河长2099.5米,土方67755.6方,工日37013个;北河长度1133.1米,土方21404方,工日9103个;南河长度1958.6米,土方43368方,工日20064个;西河长度865米,土方15940方,工日8771个;东河长度784米,土方21404方,工日10121个;圩堤4092米,土方33156方,工日12387个。1978年1月10日开始平整土地,出动民工3097人次,填土方15万方,拖拉机排土方10970方。建造5个机房,1个排涝机房,使整个桑田大队田块成方,道路网化。历时3年,完成整个规划,成为吴县农田方正化的典型。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中心 http://www.sipac.gov.cn/dept/dangan/zjby/yqfz/xtzz/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