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斜塘街

作者:老徐
日期:2013-05-25
转自:老徐的博客

前些年常去斜塘镇,每从斜塘街的西首经过都会多看几眼。2005年6月30日那天又去了,那时斜塘街一带已有要规划建设的说法,一条老街静静的,就象是在等着走进历史。沿着街,从西到东,边走边拍,心里清楚,留在镜头里的是最后的斜塘街了。

老街流年

最后的斜塘街(1)
斜塘街西首。图左是上岸,图右是下岸。

斜塘街不长,沿着斜塘河北岸而筑,200米多一点,东西贯通,站在街的西首向东,半条街就入了镜头。寂寂街上,涂鸦的手机号成了沧桑风景中的些许无奈,而老街曾经的精细和热闹,就只剩谈资只留记忆了。

水泥六角砖的街面从前砌的是细小的碎石片,从前街的两端置巷栅(乡里又称巷门),街的上面设廊棚。巷栅防盗,晨启暮闭;廊棚相连,遮阳避雨。一条斜塘街又分别有上岸和下岸之称,位于街北的称上岸,位于街南也就是沿着斜塘河的一边称下岸。街不宽,上岸和下岸间的最窄处只有2~3米。清中叶之后斜塘街一带逐渐成市,民国时街上有商铺200多家。上岸下岸,临街两排店铺,南北相向,一家连着一家,挤满了一条街,又向西延伸,称西市稍。西市稍上除有店铺,上岸还有警察守望所,下岸还有船埠头。繁庶店铺撑起斜塘街一阵辉煌,四乡百姓在街上能淘到过日子的用品,能觅得很舒心的服务。可树大招风,民国年的斜塘大劫案就发生在街上。民国十七年(1928)12月9日,隆冬时节,下午4时30分,6艘划桨船靠上西市稍的船埠,30名持枪匪帮上岸闯街。悍匪先是直扑十四守望所缴械,打死巡长,打伤伙夫,挟持警士;接着择富户绅商施暴劫财,存古堂药房学徒和马源泰南货号店主的女儿被杀,金正大布号店主的妻女重伤。四乡邻村鸣锣围堵,匪徒逃窜,二个钟头里遭洗劫店铺28家,4000大洋被抢。事发后当局合力侦缉,案子当月就破了,匪徒落网,首犯枪决。老街渐渐恢复,兴旺不减,喧闹如初。解放后商市继续,许多商店后来公私合营成了合作商店。上世纪末编修《斜塘镇志》,老斜塘人还能清晰回忆出1949年斜塘街上140多家商铺作坊的字号与排序,一一细说,历历在目,成为新编镇志中的一抹亮色。流年似水,铅黛无复,里镇商街渐成陋巷。老旧残缺也是一种美,颓废也可以是正能量,斑驳粉墙,连绵黛瓦,还是让人顾盼留连。

老店铺的栅板

最后的斜塘街(1)
老店铺前栅板上闭

总觉得斜塘街上最老旧的元素就是店铺老宅前的栅板。栅,指栅栏,结木为栅,栅栏围着的水塘称栅塘,用作军事防御的栅栏与营墙称栅垒,而苏州人将店铺门面的一排木板称栅板、或排门板。民国人写的文章中有称“宿板”的,感觉也挺好。栅板如一面活动的墙。朝,起市开店,要下栅板;暮,收市关店,要上栅板,或叫上闭栅板。下上栅板如搬墙,是比较累的体力活,从前都由店里的学徒或伙计来做。栅板用厚厚的原木制成,结实耐用,上闭后的栅板拍紧无隙,店中巨细也就无从窥密。朝朝暮暮,下栅上栅,日子在重复,故事却不同。斜塘街上有一些曾为店面的沿街老宅还保留着整排的栅板,只可叹,栅板上闭,也闭合了栅板后面的故事。

屋檐下的“文革”标语

最后的斜塘街(1)
屋檐下的语录
最后的斜塘街(1)
屋檐下的口号

有点意外,斜塘街上两家相连的店铺老宅,各自的屋檐下都清晰地留有“文革”当年的标语。一家店开着,屋檐下是一条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在1967年4月作为最高指示广为流传,妇孺皆知,随之是举国备战、全民皆兵。小店还在营业,卸下的栅板靠在隔邻店铺的栅板上。

隔邻是斜塘街79号,店关着,栅板上闭。同样是在屋檐下,写有一条口号。这口号,从“文革”年过来的人都熟悉,也虔诚地喊过。想完整地拍下来那句经典,无奈老街太窄,没能拍全,少了最后的一个字。

“文革”轰轰烈烈,墙上最多语录和口号,斜塘街上同样会刷标语。也许沿街店铺多栅板,没有墙就往店铺屋檐下的档板上刷;也许应作店招的那个位置“文革”时没有店招就刷了标语。也许屋檐下较少风吹雨打,消失了满街满墙的“文革”标语还能在斜塘街的屋檐下见到;也许“文革”早过了因为没有赶潮流去做店招,标语也就留下了。掐指算来,两条标语在屋檐下已经四十多年了,瞬移间两代人的光阴就过去了。

照片中,比“文革”标语显眼的是那块蓝色的搪瓷的“斜塘街”路牌。牌子显然是后来钉上的,这“后来”应该是“文革”之后,“文革”中有谁敢在语录上钉牌牌。再后来,斜塘街不在了,语录、口号也一起没了。蓝色的搪瓷的“斜塘街”还在吗?遇到有心人,应该会收藏它。但愿如此。

斜塘河

最后的斜塘街(2)
斜塘河两岸,左为斜塘街,右为下塘村

斜塘河西起金鸡湖,东至吴淞江,全长5.8公里。金鸡湖水流经斜塘河,泄入吴淞江,在民间,斜塘河又有西吴淞江之称。斜塘河挨着街静静流过,斜塘街沿着河连绵而筑。照片上的斜塘河两岸,左为斜塘街,在河的北岸;右为下塘村,在河的南岸。河街并行,临水建屋,是江南的风景。“斜塘烟雨景何如,水阁芦帘对户居。已隔一条衣带水,不同调笑酒家胡。”这是近人柳亚子的《斜塘诗》。“出郭重湖接,斜塘一水过。”“双板桥西暮霭横,斜塘灯火隔江明。”这是清人李超琼的诗句。这位筑金鸡堤的元和县知县,多次巡乡舟过斜塘,他另有诗写那个船泊斜塘的夜晚:“西风半日滞帆樯,莽觉吴淞水路长。犹识前年频系棹,一街灯火是斜塘。”坐在船上看斜塘,一水一街,才是诗意斜塘。

照片上的斜塘河,看来比城区水巷的河面宽阔,其实沿着斜塘街而走的这段河道恰是斜塘河的最狭之处。过了斜塘街东头,河面便豁然开朗。那里以前是舟船停泊之处,万舟竞发,曾是一景。大舸艓子,无船不满;五更早发,舟子相呼。想象中,应该是那般热闹。

照片上的斜塘河,和斜塘街一样静寂,诗意与热闹,已成过往,唯流水依旧,缓缓东去。

慰民桥

最后的斜塘街(2)
重建的为民桥
最后的斜塘街(2)
铁桥下的水泥船改成了住处

斜塘河上原来无桥。斜塘河的阻隔,南北两岸依靠摆渡船来往,北岸成了商街,南岸摆渡口也渐聚居民。

民国19年(1930),里人商户集资,在斜塘街中段原摆渡口的西侧建慰民桥,这是斜塘河上最早的一座桥。桥是三孔平板,长14米,宽6米,桥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载重2.5吨。桥虽小,供行人过往和人力车、畜力车载物过桥也足够了。新桥适成,里人相约登桥,扶栏玩月,从此斜塘多了一景。桥建成,两岸成坦途,南岸有了少量商铺,慢慢有了下塘村。

过去,乡村里镇集资造桥修路都是件大事。慰民桥建成后,在桥南、桥北立有石碑两块。桥南堍的碑镌刻募捐人姓名与捐的银两,桥北堍的碑镌刻“慰民桥”三字。《斜塘镇志》记:南堍之碑已无考,北堍之碑反铺于桥北堍路面。

解放后,慰民桥改名解放桥,1987年再更名为民桥。桥名随着时代在改,桥亦随着时代在变。1998年设在工业园区的狮王啤酒饮料(苏州)有限公司有大型设备须走斜塘河水路运入,途中经过为民桥,因桥低窄受阻。经各方协商,狮王啤酒公司先拆了桥通过运货的船,再出资重建桥。慰民桥就此消失,河面上架起一座铁路桥样式的重建的为民桥。

重建之为民桥全部采用钢架,当年完工。写此文时又去了斜塘街,那里已成建筑工地,恰遇到一位曾住在斜塘街的老年妇女,聊起往事,她说来斜塘街上最早的外地人就是建那座钢架铁桥的一些苏北籍工人。如今外地人在斜塘已成燎原,距工地不远处的联丰广场公交站头,候车人中多的是外地打工族,他们的租住地就在附近,不时见一些招工企业或中介在散发招工广告。

重建的钢铁为民桥,桥上最显眼的是粗粗的管道,怎么看都不象是走人或行车的,倒象是一个托着管子的大钢架。铁桥下的水泥船改成了住处,抹了墙按了窗,还装了空调,俨然成了河面上的漂浮屋,铁桥似乎作了这个“违章建筑”的安全屏障。其实在为民桥重建之前,斜塘河南北两岸的通行已为新建的斜塘大桥替代,为民桥已被冷落多时。

如今,慰民桥又重建了,新建的桥不在原址,与原来的桥没有关联,沿袭的只是最初的那个桥名。还是老的桥名让人回味。

斜塘大桥

最后的斜塘街(2)
斜塘大桥

1986年10月,斜塘街西头建起斜塘大桥。桥跨斜塘河,北堍穿过斜塘街西头与西市稍。因建桥涉及拆迁的居民大都安置在斜塘河南岸下塘村一带。

斜塘大桥长49米,宽9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样式。平平一座桥,带来了斜塘镇区的大变化。斜塘大桥建成的那一年,斜塘乡政府从斜塘河北迁斜塘河南,镇机关、文化教育卫生单位、乡镇企业、商店和居民也随之跨河南迁,斜塘河南岸的新镇区和新街市开始形成。

站在斜塘大桥上,斜塘街就在眼下,重建的为民桥就在前方。建起一座桥,带出一片天地,斜塘大桥是这样,慰民桥也是这样,建桥修桥,真是应该记念的事。

街上的店铺旧宅

最后的斜塘街(5)
街上的一层店铺旧宅

最后的斜塘街(5)
街上的二层店铺旧宅

斜塘街上曾做店铺的旧宅,多为砖木结构,有些是一层平屋,有些是二层楼房。组成斜塘街风景的是这些尚留的店铺旧宅,它们沿着窄窄的街,挤挤挨挨,走过岁月,如今除了老旧,已难觅精细。单看这一栋栋的建筑,它们的价值自然还不足以作为文物来保护,由这些旧宅形成的整体却能反映出乡村里镇的历史风情。少了这些旧宅,积淀没了,历史的联系就割断了。

斜塘街的西市和东市

斜塘街西市

历史上的斜塘街西市很热闹。船埠头就在西市,水路来的都在街的西市上岸,北边四乡村民进出斜塘街也都从西市走。人多,街西头的商舖也多,连同西市稍这一片地,民国时除了店,还有油坊、碾米厂、猪行、砖瓦厂等;民国年的诸如吴县第十三区的区公所、第十四守望所、斜塘商团、救火会、斜塘小学也都曾设此。建斜塘大桥时,西市和西市稍动迁了一些房屋;斜塘大桥建成,老街区连结着新街区。走过斜塘大桥,斜塘街从桥北堍下面探出,静静的昨日商街,热闹已成翻过一页。

最后的斜塘街
斜塘街东市

斜塘街东市,街面狭窄,停上一辆黄鱼车,就被占去一半的道。斜塘人称斜塘街东市为“芦席角”,至今依然。

编织芦席是斜塘的传统手工业。“人以耕田织席为业”,尤侗笔下这样记斜塘。织席,指的是编织芦席。每至秋后,四乡农户都会到太湖边买下芦苇荡,然后割下芦苇,运回家里,再日夜赶工,编织成芦席,卖给芦席商。芦席商人也会挨村挨户,上门收购。区区芦席系着斜塘农家的生计。“小艇儿童狎浪花,刈芦织席佐生涯。金鸡堤畔人归未,莫又风波阻钓槎。”这是李超琼的诗。为官一任,体恤民生细微到关注“刈芦织席”,他之能筑金鸡堤便不是偶然。

农民除了耕田,就是织席,可见入行人众。一人一天便能编织一件芦席,四乡织席农民过万,可见日产数量之高。芦席的用途也很多,如修堤筑坝、盖粮囤、搭大棚等都要用到,可知销售数量亦大。斜塘芦席驰名,斜塘街商市形成之初,做的最多的买卖就是芦席生意。民国年至解放后,芦席行都设在斜塘街的东市,如民国17年(1928)有久隆盛芦席行(陈姓),1949年有沈记芦席行、万泰永芦席行等,于是斜塘街东市有了“芦席角”之称。

斜塘街东市已不见芦席行的踪迹。下岸是一些近些年自建的民屋。上岸老屋已有些年头,它们不同于斜塘街上那些栅板门的店铺,高墙深宅里也许还深藏有精彩无数。东市上岸一边的转角处,原来是悦来砖瓦行和万丰米行堆栈,再尽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弥陀泾(又称西塘河),沿河西岸原来是万丰米行。1977年斜塘水产购销站设在东市的南侧。

沿着河,老街顺势向北转弯延伸,称东市稍。闻东市稍有建于清宣统年的郑姓老宅保存完好,郑姓也因经销芦席而发迹,老宅坐东朝西,以榉木为材,雕梁画栋,精致无限。旧宅深藏,没有机会见,成了遗憾。

东市稍有桥连接弥陀泾东岸村落。站在东市稍,隔河能看见村子中的老宅,能看见东岸边残存的驳岸与河埠,那里是又一片风景,很快也会被拆。

转载请注明出处:灰格博客 https://www.inwiki.cn